9月17日,資本邦了解到,中國銀行業協會昨日發布《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(2021)》(以下簡稱《藍皮書》),以展現銀行卡產業疫情下的責任與貢獻為主線,從銀行卡產業發展、規范運營、產品與服務、數字化轉型、風險管控、責任與貢獻等多個方面介紹了2020年我國銀行卡產業各項工作舉措和工作成果。
中國銀行卡產業保持穩健發展
《藍皮書》顯示,中國銀行卡產業保持穩健發展,銀行卡欺詐率連續四年下降,風險水平總體可控。2020年,受疫情影響,全國銀行卡發卡增速放緩,交易規模小幅收窄,產業各方統籌推進防范化解重大風險,總體欺詐率進一步下降,風險水平總體可控。
發卡方面,截至2020年末,全國銀行卡發卡量累計89.8億張,當年新增發卡量4.5億張,同比增長5.3%。交易方面,2020年,全國銀行卡交易金額合計792.8萬億元,同比下降3.6%。受理方面,截至2020年末,全國受理商戶累計2894.8萬戶,同比增長22.5%;受理機具累計3833.0萬臺,同比增長24.1%。風險方面,截至2020年末,全國銀行卡未償信貸余額合計7.91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4.2%;銀行卡欺詐率為0.75BP,較上年下降0.12BP,連續四年下降。
合規為先、風險為本、穩健發展
《藍皮書》稱,中國銀行卡產業嚴格落實監管要求,堅持規范運營,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。2020年,民法典及多項監管政策的出臺,對銀行卡產業合法合規運營、保障客戶權利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產業各方在監管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的指導下,始終堅持“合規為先、風險為本、穩健發展”的經營理念,不斷改進優化經營方式,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一是政策法規方面,完善業務制度,規范金融創新,落實消保責任,加強信息保護,打擊電信詐騙,落實授信額度管理要求,嚴查資金流向;二是自律規范方面,加強支付業務管理,規范收單市場秩序,制定接口安全標準,完善違規舉報機制,尤其是在2020年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組織的“斷卡”行動中,各商業銀行深度支持和參與,止付、凍結涉案資金2720余億元,勸阻870萬名群眾免于被騙,累計挽回經濟損失1870余億元,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。
一是風控挑戰方面,產業各方圍繞借記卡電信網絡詐騙風險、違法使用賬戶風險、信用卡共債風險、欺詐風險等積累經驗;二是風控創新方面,聚焦反洗錢管理、授信管理、欺詐風險防控、資金流向管理,持續扎牢風控“籬笆”。
推進數字化轉型,加深金融科技與銀行卡業務融合
《藍皮書》顯示,隨著人工智能、生物識別、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金融科技的探索應用,數字化思維理念與經營方法正全方位向銀行卡產業融合。一是支付結算方面,產業各方堅持“引進來”和“走出去”并重的全方位對外開放,繼續探索金融科技應用,產品數字化創新,提升移動支付便捷性。二是APP渠道方面,擁抱客戶“非接觸”服務需求,積極構建線上綜合金融服務平臺,提升運營效率,提供“時刻在線”的金融服務。三是持續優化線上獲客流程,提升無感支付體驗,提供數字協同服務,豐富智能風控手段?!端{皮書》中還提到,2020年各商業銀行認真落實中國人民銀行《金融科技(FinTech)發展規劃(2019-2021年)》相關要求,布局金融科技,提速條碼支付互通進程,逐漸打通市場上各類條碼支付的服務壁壘,提升了我國居民日常消費的便捷性。(文/正午)
熱門
關于我們| 廣告報價| 本站動態| 聯系我們| 版權所有| 信息舉報|
聯系郵箱:905 144 [email protected]
Copyright©2011-2020 www.esj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